新闻中心

下一个蓝海?光伏组件回收产业迎来机遇

近年来,我国光伏产业持续高速发展,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。但随着光伏产品使用年限的临近以及新产品迭代升级,光伏组件“退役潮”正在加速到来。在全国光伏产业的重要基地江苏省,不少地区和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产业,并努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。

在光伏行业,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业内公认的“下一个蓝海”。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吉雷告诉记者,江苏早在2008年就已开始启动光伏电站建设,截至2024年10月底,江苏光伏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6GW,累计装机规模稳居全国前三位。“根据光伏板使用年限为25年的标准来测算,未来江苏将迎来光伏板的‘退役潮’。”吉雷说。


周全法表示,废旧光伏组件材料中包含了玻璃、硅、银、铜、铝等有价值的成分,还有胶膜等高分子材料,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,直接焚烧或者填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,必须进入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回收分解再利用,才能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压力、降低光伏全产业链能耗等指标、节约硅和有价金属等资源。


在庄虎梁看来,推动光伏回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市场和技术两方面困难。“报废的光伏组件属于工业固体废物,处置利用的环保成本高,而市场上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等‘小作坊’,一方面在环保和技术上投入不足,另一方面又以高价回收废旧光伏产品,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,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。”庄虎梁说,目前,光伏回收产业的技术装备普遍还不成熟,存在回收率偏低、效率偏低、能耗偏高、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,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,推动整个行业的更高质量发展,真正打通光伏产品回收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
当被问及“小作坊”企业为何占据一定的光伏回收份额,业内人士表示,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等“小作坊”在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分解时并不履行环保义务,几乎不承担环保成本,它们仅拆解售卖铝合金等有价值的部分,剩余部分采取堆砌、填埋或者焚烧等粗放式处理方式。而履行正常环保手续的企业,成本却更高。


如何进一步规范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?


记者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,2024年7月,当地发布的《废弃光伏组件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提出,回收工艺应选择自动化程度高、二次污染少、节能降耗、环境友好、技术先进的工艺和装备。为了支持废旧光伏回收产业发展,2024年8月19日,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要求加强新型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,鼓励建立退役新能源设备拆除、拆解、运输、回收、利用处置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。


2024年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62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。常州瑞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“退役光伏组件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”项目,成为常州市首个新能源领域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,也是全国光伏回收行业首个标准化试点项目。庄虎梁表示,企业作为项目承担单位,下一步,将联合组件回收企业、上游光伏制造商、下游材料循环再利用方等建立信息互通与对话合作平台,完善供需产业链条。同时,加强国内外跨领域合作,探索退役光伏组件高值化再生利用途径。


受访企业表示,期待出台更多光伏回收产业引导性、监督性政策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,同时,引导更多科技创新资源进入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利用行业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所用视频、图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,本文只供光伏领域学习讨论之,无任何商业用途!